当身体出现慢性疾病,或者单纯想要养生保健,大家一般喜欢用中药稳妥治疗。但是煎中药是一门技术活,当你拿到一包中药,打开后有好几味药材,是不是脑袋已经晕了?熬中药的方法掌握不正确,可能会导致药效大幅度下降,无法达到最佳治疗。只有拿捏得当中药的用水量、熬制中药的先后顺序和火候时间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药效。关于熬制中药小常识介绍,如何熬中药效果最佳,新手小白千万不要错过,快来看看吧。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1、水量。水在煎制中药的作用不容小觑,有些中药方比较严格,有特别的水质要求,例如清浆水、甘澜水、泉水等。使用不同的水熬制出的中药存在一定的偏差,现在一般都是采用自来水、井水或者泉水来熬制中药,只需保证水质洁净、符合饮用标准,一般没有太大的问题。如果实在担心水质问题,可以把水放置于容器中等待数小时再来煎药,减少氯含量。注意在煎药时不可使用热水来浸泡中药材,否则会在药材的表面出现一层膜,阻止药效成分挥发。
2、煎煮顺序。拿到中药后要先认真的看说明指南,看是否存在特殊药,凡是注明要“先煮”的药物,就要听从采取先煮的方法,加热至沸腾后,再把其他药材添加放入。如果标注“后下”,则一般是清热解毒,不宜久煎,所以需要后面放入,在药剂煎好后放入,再煎五至十分钟即可。“冲服”指的是把汤药送服或者温水冲服。
3、火候与时间。先用大火煮沸后再转换为文火慢慢煮,一直保持着煮沸的状态,直至达到要求。一副药一般煎两次,时间根据药材属性决定,并无统一要求。
4、药量及浓度。熬中药的过程中,药液要保持一定的量,一般来说,中药的煎出量多为四百至五百毫升。有人认为中药煎的越浓越好,其实不然,煎的时间越久有可能导致药效因高温被破坏反而下降,而且越浓苦味越重,难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