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生於我國西藏、青海、雲南、貴州、四川等地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草甸區。冬蟲夏草採制 6~7月子座出土,子囊孢子未發散時採收,曬乾或低溫乾燥。冬蟲夏草性狀 蟲體似蠶,長3~5cm,直徑3~8mm;頭部紅棕色,長有子座;胸腹部深黃色至黃棕色,胸節3,胸足3對,腹節10,腹足5對,中部4對明顯;表面有環節20~30個;質脆,斷面淡黃色。子座細長圓柱形,稍扭曲,長3~7(11)cm,直徑1.5~4m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有細縱皺紋,頭部稍膨大;質柔韌,斷面類白色,似纖維狀。氣微腥,味微苦。冬蟲夏草化學成分 含粗蛋白、多種氨基酸、D-甘露醇即“蟲草酸”、蟲草菌素(3’-deoxyadenosin,cordycepin)、麥角甾醇、半乳甘露聚糖、尿嘧啶、腺嘌呤等。冬蟲夏草功能主治 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用於久咳虛喘、勞嗽咯血、陽痿遺精、腰膝酸痛。中國傳統醫學認為,冬蟲夏草性味甘、平,入肺腎經,功能益肺、腎、止咳嗽、補虛損、益精氣。《本草綱目拾遺》記載:冬蟲夏草性溫暖,補精益髓,此物保肺氣。以酒浸數枚啖之,治腰膝間痛楚,有益腎之功,以番紅花同葬則不蛀;與雄鴨同煮食,宜老人。《本草叢新》也記載,蟲草甘、平,保肺益腎、止血、化痰、止勞嗽。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海虫草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永久连接:https://www.123chongcao.com/Html/chongcaoyaoyon/22139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