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的科研进展

在冬虫夏草的科研成果方面,早年甘肃省陇南地区农科所原所长张三元先生,曾经就同他的课题组成员们一道完成了《冬虫夏草生态调查研究》的课题,最先揭开了冬虫夏草的奥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杨大荣等科技人员和云南省德钦县科委,曾联合组成了“冬虫夏草生物学及人工培育研究”协作组,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开展了历时四年的研究。他们分别查明了甘肃虫草菌与寄主类昆虫的种类和分布,寄主昆虫取食的植物种类与分布,发现了10个虫草蝠蛾新种,确立了甘肃、云南的三个特有种,并首次人工饲养出完整世代的虫草蝠蛾昆虫。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农科所主持《冬虫夏草人工保护培育试验研究》成果认为:甘南虫草90%分布在此3000―4250米高原草甸地带,现经该所科研人员探索人工保护培育,大量离土饲养寄主蝠蛾已获成功,天然玉树蝠蛾完成一个世代需用1110.1天,门源蝠蛾1083.5天。在室内人工饲养历期分别缩短为625.6天和618.8天。

该所建立了一套人工饲养虫草寄主蝠蛾技术和操作程序,年饲养量达成10万头以上。研究出适合冬虫夏草菌生长的培养基和分离方法,并获得该菌的无性世代,回接成功。在虫草产地投放蝠蛾卵和蛹,提高了蝠蛾虫口密度,分别达到89.6%和74.3%,为大面积提高虫草产地产量,保护利用虫草资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还有青海、贵州等省市也取得了成果。看来,科研人员通过对虫草蝠蛾昆虫和虫草菌的种属、分布、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生态因子的深入研究,也只是基本掌握了虫草蝠蛾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人工繁殖出不同龄期的幼虫;掌握了虫草菌的人工分离的条件和方法;探讨了虫草菌感染寄主昆虫致病的机理;初步探索出了人工培育冬虫夏草的生长规律,较成功地人工培育出冬虫夏草全株而已。但是在生产栽培上,仍还处于低谷研究状态,大生产的经济栽培还根本没有到来。

在当前的科技条件下,虫草菌和虫是培养成功的,并且还搞了些试验品和代用品,这些成绩不能否认要肯定。可要说明确的是,虫草菌并非冬虫夏草。北冬虫草也并非冬虫夏草;就是感染的僵蚕也好,用培养基生产出的虫草菌也好,目前虽然用作冬虫夏草的代用品,可它的药理功能完全或大部分不同于真正的冬虫夏草。值得再一次解释清楚的是利用冬虫夏草,制出的药物到是不少。如:中国医药科学院与日本广州贸易株式会合作,把西藏高原产的“冬虫夏草”的百分之百的抽出液,制成口服液,在国际市场,主要是日本市场上应市。深圳金康公司经过研究,还从高活性虫草菌株中培养出与野生虫草有效成分相同的虫草菌丝体,并精制出虫草宝A、B、C、D、E等5种剂型口服液;经专家评审合格,获得卫生部生产许可证书、日本厚生省进口食品检测合格证,产品远销日、韩和东南亚等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永久连接:https://www.123chongcao.com/Html/yangsheng/7448765622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