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采收管理告别“裸奔”时代

每年的农历四至五月间,积雪溶化的时候,便是冬虫夏草采收的季节,此时冬虫夏草出苗未超过一寸,如果过了这个时节,则苗会枯死,其它杂草也会生长极快,冬虫夏草则踪影全无。以往地方政府的政策比较宽松,没有做出必要的限制。每年到了冬虫夏草的采收季节,各路人马纷纷涌进高原牧区采挖,一时间漫山遍野都是挖虫草大军。
虫草的采挖季节正是高原草甸的恢复成长期,其采挖对草甸的恢复有很大的影响。若不采取有效的随挖随填措施,每采集一根虫草,至少会破坏30平方厘米的草皮,裸露的泥土极易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甚至沙化。每年的采挖季节过后,整片高原牧区坑坑洼洼,遍体鳞伤。产区的土壤结构、水资源情况和植被遭受破坏,影响了蝙蝠蛾幼虫的生存条件和食物来源,致使虫源衰退。同时,也导致菌源大幅下降。冬虫夏草产地几乎面临着灭顶之灾,所以全国冬虫夏草行业专家集体发出呼吁“把根留住”。不要为了贪图一时的利益而过度采挖,让冬虫夏草永远造福人类。
正是由于过去地方政府政策监管与环境保护的双重“裸奔”,导致冬虫夏草产地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近些年,产区农牧民普遍反映,采集虫草越来越难。上世纪90年代初,产区农牧民每人每天可采集数百根冬虫夏草,而现在最多也就几十根,有的地方甚至一天也采不到一根。据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在冬虫夏草研究基地的多年观察,青藏高原虫草资源量近几十年大幅减少,部分破坏严重地区资源量不足30年前的1%至3%。
冬虫夏草是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一种珍贵物种,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我国冬虫夏草资源分布在青、藏、川、甘、滇5省(区)。其中,青、藏两省区采集量占全国总采集量的80%以上。从所周知,冬虫夏草的品质取决于它的产地环境。因而如何有效保护冬虫夏草产地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又能让那些把冬虫夏草收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牧民们每年正常采挖,成为了当地政府的头等大事。
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法律法规,加强对冬虫夏草的采收管理。《西藏自治区冬虫夏草采集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采集虫草应当取得采集证,实行一人一证;虫草采集人员申办虫草采集证时,还须依法缴纳草原植被恢复费;采集虫草时对草皮要随挖随填,不得使用对草原植被具有破坏性的虫草采集工具;禁止无证采集或者在禁采区采集虫草。当地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虫草资源保护措施:在每年“虫草季”时都禁止外人进入虫草采集现场;有的虫草产地甚至禁止外人进入县城,只有本地人和在当地经商人员凭身份证和能证明其在当地经商的营业执照等证件,才能顺利通过关卡。
近年来,尤其是今年,高原牧区的冬虫夏草采收现场显得格外井然有序。当地政府的大力监管,既有效保护了冬虫夏草产地的生态环境,又合法保护了牧民的正常采收的收入,进一步保障冬虫夏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了行业资源危机。

版权声明:本文由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永久连接:https://www.123chongcao.com/Html/chongcaozhangti/630622539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