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说鼠的骨头能代替虎骨入药,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不相信,然而这并非不可能。
据悉,超过四成野生药用资源(包括动物)将在未来数年出现资源严重枯竭甚至断档。而实际上,不少中成药早已经在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替代品,比如用成分相似的同类产品或者是人工制品,野生药材改为家种的。
但对于中医来讲,这些改变或许是一种无奈之举,中药材用“替身”效果如何,不少业内人士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野生中药材“濒危”“竭泽而渔”是罪魁祸首
名贵中药材之所以要找替代品,主要原因是资源濒危的无奈之举。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野麝约有300余万头,因屡遭大规模捕杀,野生麝只剩下不足6万头。每年麝香的产香量不超过30公斤,而药用需求量是3000~5000公斤。2002年底,我国将麝的保护由二级提到一级,但越保护越少。而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不少野生中药材同样面临着“濒危”境地。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贾海彬对记者表示,超过四成的野生药用资源正在严重枯竭,未来数年可能出现断档、甚至无药可用的局面,只要是价格高的野生药材,基本遭遇着毁灭性的采挖,让药材资源因为人为因素加速枯竭。
广霍香原产地在石牌如今踪迹难觅
80来岁的陈宝田教授是南方医院德高望重的老中医,说起野生天然中药材的濒危状况,陈教授毫不隐瞒地告诉记者,他现在开药方时不得不有改变,一些名贵的药材基本使用“替代品”,找一些药效成分相似的品种替代,或找同一类型有同样作用的药材入药,为保证药效有时会加大剂量。这些“替代品”大多也是按经验来开,药效只能说是相似,为达到最佳的疗效,在药物的用量上也要适当进行调整。
但传统中药材讲究“地道”,这与地区特殊的条件与土壤环境有关。但由于现在过度开发,不少地道药材的原产地都没有这种药材了,更不用说野生了。陈宝田举了个例子,广东本土药材广霍香,品质最好的名为“牌香”,因产于广州石牌而得名。如今石牌早已成为寸土寸金的商业旺地,连霍香的影子都难以找到。
名贵中药材“替身”当道
“人工麝香”VS天然麝香
麝香是我国一味传统名贵中药,但天然麝香采集不易,我国目前已经大量使用人工麝香代替天然麝香入药。但日前,“日化用品含人造麝香可致不育”的消息在网上不断传播。日本、挪威以及欧盟的研究发现,日化品中的“人工麝香”过量使用有致癌的风险,从而禁止在日化品中使用。
随之人们发现,在药店有不少药品都含有“人工麝香”的成分,这些药品无论是片剂、膏剂还是气雾剂等,只有使用说明,大多不注明配方和成分。日化用品中的“人工麝香”有致癌风险,药品中的“人工麝香”安全性又如何呢?
记者调查得知,虽然目前我们在日化用品广泛添加的人工麝香主要成分是类酯化合物,性能稳定、无毒,“但过量使用还是对人体有影响。”南方医院基础医学院一位专家对记者表示。“而药用人造麝香的主要药理作用与天然麝香基本相同,物理性状相似,疗效也相近。两者之前还是有所区别,不过配方是国家保密配方,一般人无法知晓。”
除麝香外,还有牛黄,我国早已经研制出人工麝香与人工牛黄。人工牛黄的药品在药店也是随处可见,不少已经成为常用药,如用于治疗牙龈发炎的人工牛黄甲硝唑。“不过要好一阵子才能见到效果。”有买药的市民表示。
蛹虫草(虫草花)VS“虫草”
“天然”稀缺,只好使用替代品,有此遭遇的名贵中药材还不止麝香,我们的传统名贵中药材基本都面临这一尴尬境遇。
走进广州的清平中药材批发市场,除了浓浓的药香味,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堆得像小山似的“虫草花”了,楼上楼下几乎每一家店都在销售这种与“冬虫夏草”名字非常相像的药材,记者在整个市场里转了好几圈,售卖真正的冬虫夏草的店铺反而寥寥无几,即便是有售也少有人问津,与销售虫草的店铺反差巨大。虽然名称极其相似,多数市民也都明白此“虫”非彼“虫”,但还是照买不误。“真正的冬虫夏草哪那么容易买到,万一买到假货就亏大了,还不如买这个,至少还有点作用。”
“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南方医院80多岁的陈宝田教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至今无法人工培育。”因为价高而量少,人们很自然地想到找“替代品”。清平市场随处可见的黄色虫草花就是这样一种“替身”。事实上,虫草花的学名叫蛹虫草,是一种菌类。蛹虫草和冬虫夏草的成分十分相似,但其临床疗效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鼠骨VS虎骨
虎骨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强筋骨、祛风湿、镇静止痛等功能。虎骨禁止入药之后,众多的人士都在寻求虎骨最佳的替代骨骼。
根据相关的报道,一种高原鼠骨成分与虎骨非常类似,药效也相当不错。而还有一些研究者用其他动物骨头研究制成人工虎骨粉,而且已经制成中成药。不过记者采访多位专家,他们都表示,暂时对这两种替代品没有太多的了解,他们在临床上也没有使用。而据记者调查了解,这两种替代品也没有进入国家《药典》目录。
水牛角VS犀牛角
犀牛角也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珍稀药材,因为涉及到濒危动植物的保护,中医药方里基本没有犀牛角这一味药了,取而代之的是“水牛角”。“成分相似,药效也相似。”已经80多岁的南方医院的老中医陈宝田教授告诉记者。“我平生只开过一次犀牛角的药方,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大约15年前开始,就普遍地用水牛角来代替犀牛角入药。”
药理研究滞后日韩
药效在源头就开始打折?
能替代当然是好的,但目前大部分药材的替代品都还没有取得突破。当前的做法是,普通药可以用替代品,但尽量选择质量较高的药材,如果可能,地道药材还是首选。
陈宝田对柴胡的使用较多,对用柴胡治疗癫痫有很深的体会。“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出,人工种植的柴胡与天然野生柴胡,在药效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有时不得不加大剂量来提高疗效。”不过陈教授也承认,他得出这个结论也是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并没有系统地验证。
“虽然中医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但我国对于中药材药理方面的深入研究还是比较落后,比起日韩都有一定差距。”陈宝田对于我国中药的研究现状很是感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我国对一些中药材的药理研究还很滞后,现有的数据多来自国外,特别是日本与韩国,我们的中医药水平目前还大多停留在望闻问切阶段,还是讲究“经验”。
贾海彬也承认种植的药材,在质量上与野生的药材多少会有一些区别。随着天然药的替代和人工合成化,中药的药效也在下降。就是因为这种原因,在一些传统名药上,天然的药物还在使用,比如牛黄,在一些著名的中成药里还在使用,价格也越来越贵。“还是要坚持药材的家种方向,但一定要加强基础研究。”
据悉,超过四成野生药用资源(包括动物)将在未来数年出现资源严重枯竭甚至断档。而实际上,不少中成药早已经在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替代品,比如用成分相似的同类产品或者是人工制品,野生药材改为家种的。
但对于中医来讲,这些改变或许是一种无奈之举,中药材用“替身”效果如何,不少业内人士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野生中药材“濒危”“竭泽而渔”是罪魁祸首
名贵中药材之所以要找替代品,主要原因是资源濒危的无奈之举。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野麝约有300余万头,因屡遭大规模捕杀,野生麝只剩下不足6万头。每年麝香的产香量不超过30公斤,而药用需求量是3000~5000公斤。2002年底,我国将麝的保护由二级提到一级,但越保护越少。而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不少野生中药材同样面临着“濒危”境地。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贾海彬对记者表示,超过四成的野生药用资源正在严重枯竭,未来数年可能出现断档、甚至无药可用的局面,只要是价格高的野生药材,基本遭遇着毁灭性的采挖,让药材资源因为人为因素加速枯竭。
广霍香原产地在石牌如今踪迹难觅
80来岁的陈宝田教授是南方医院德高望重的老中医,说起野生天然中药材的濒危状况,陈教授毫不隐瞒地告诉记者,他现在开药方时不得不有改变,一些名贵的药材基本使用“替代品”,找一些药效成分相似的品种替代,或找同一类型有同样作用的药材入药,为保证药效有时会加大剂量。这些“替代品”大多也是按经验来开,药效只能说是相似,为达到最佳的疗效,在药物的用量上也要适当进行调整。
但传统中药材讲究“地道”,这与地区特殊的条件与土壤环境有关。但由于现在过度开发,不少地道药材的原产地都没有这种药材了,更不用说野生了。陈宝田举了个例子,广东本土药材广霍香,品质最好的名为“牌香”,因产于广州石牌而得名。如今石牌早已成为寸土寸金的商业旺地,连霍香的影子都难以找到。
名贵中药材“替身”当道
“人工麝香”VS天然麝香
麝香是我国一味传统名贵中药,但天然麝香采集不易,我国目前已经大量使用人工麝香代替天然麝香入药。但日前,“日化用品含人造麝香可致不育”的消息在网上不断传播。日本、挪威以及欧盟的研究发现,日化品中的“人工麝香”过量使用有致癌的风险,从而禁止在日化品中使用。
随之人们发现,在药店有不少药品都含有“人工麝香”的成分,这些药品无论是片剂、膏剂还是气雾剂等,只有使用说明,大多不注明配方和成分。日化用品中的“人工麝香”有致癌风险,药品中的“人工麝香”安全性又如何呢?
记者调查得知,虽然目前我们在日化用品广泛添加的人工麝香主要成分是类酯化合物,性能稳定、无毒,“但过量使用还是对人体有影响。”南方医院基础医学院一位专家对记者表示。“而药用人造麝香的主要药理作用与天然麝香基本相同,物理性状相似,疗效也相近。两者之前还是有所区别,不过配方是国家保密配方,一般人无法知晓。”
除麝香外,还有牛黄,我国早已经研制出人工麝香与人工牛黄。人工牛黄的药品在药店也是随处可见,不少已经成为常用药,如用于治疗牙龈发炎的人工牛黄甲硝唑。“不过要好一阵子才能见到效果。”有买药的市民表示。
蛹虫草(虫草花)VS“虫草”
“天然”稀缺,只好使用替代品,有此遭遇的名贵中药材还不止麝香,我们的传统名贵中药材基本都面临这一尴尬境遇。
走进广州的清平中药材批发市场,除了浓浓的药香味,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堆得像小山似的“虫草花”了,楼上楼下几乎每一家店都在销售这种与“冬虫夏草”名字非常相像的药材,记者在整个市场里转了好几圈,售卖真正的冬虫夏草的店铺反而寥寥无几,即便是有售也少有人问津,与销售虫草的店铺反差巨大。虽然名称极其相似,多数市民也都明白此“虫”非彼“虫”,但还是照买不误。“真正的冬虫夏草哪那么容易买到,万一买到假货就亏大了,还不如买这个,至少还有点作用。”
“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南方医院80多岁的陈宝田教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至今无法人工培育。”因为价高而量少,人们很自然地想到找“替代品”。清平市场随处可见的黄色虫草花就是这样一种“替身”。事实上,虫草花的学名叫蛹虫草,是一种菌类。蛹虫草和冬虫夏草的成分十分相似,但其临床疗效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鼠骨VS虎骨
虎骨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强筋骨、祛风湿、镇静止痛等功能。虎骨禁止入药之后,众多的人士都在寻求虎骨最佳的替代骨骼。
根据相关的报道,一种高原鼠骨成分与虎骨非常类似,药效也相当不错。而还有一些研究者用其他动物骨头研究制成人工虎骨粉,而且已经制成中成药。不过记者采访多位专家,他们都表示,暂时对这两种替代品没有太多的了解,他们在临床上也没有使用。而据记者调查了解,这两种替代品也没有进入国家《药典》目录。
水牛角VS犀牛角
犀牛角也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珍稀药材,因为涉及到濒危动植物的保护,中医药方里基本没有犀牛角这一味药了,取而代之的是“水牛角”。“成分相似,药效也相似。”已经80多岁的南方医院的老中医陈宝田教授告诉记者。“我平生只开过一次犀牛角的药方,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大约15年前开始,就普遍地用水牛角来代替犀牛角入药。”
药理研究滞后日韩
药效在源头就开始打折?
能替代当然是好的,但目前大部分药材的替代品都还没有取得突破。当前的做法是,普通药可以用替代品,但尽量选择质量较高的药材,如果可能,地道药材还是首选。
陈宝田对柴胡的使用较多,对用柴胡治疗癫痫有很深的体会。“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出,人工种植的柴胡与天然野生柴胡,在药效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有时不得不加大剂量来提高疗效。”不过陈教授也承认,他得出这个结论也是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并没有系统地验证。
“虽然中医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但我国对于中药材药理方面的深入研究还是比较落后,比起日韩都有一定差距。”陈宝田对于我国中药的研究现状很是感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我国对一些中药材的药理研究还很滞后,现有的数据多来自国外,特别是日本与韩国,我们的中医药水平目前还大多停留在望闻问切阶段,还是讲究“经验”。
贾海彬也承认种植的药材,在质量上与野生的药材多少会有一些区别。随着天然药的替代和人工合成化,中药的药效也在下降。就是因为这种原因,在一些传统名药上,天然的药物还在使用,比如牛黄,在一些著名的中成药里还在使用,价格也越来越贵。“还是要坚持药材的家种方向,但一定要加强基础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海虫草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永久连接:https://www.123chongcao.com/Html/chongcaochangshi/1888869.html